公司動態Company news
公司動態
當前所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公司動態責任 規范 誠信 真相
——論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
四川眾望 潘祖高
第三方機構,是指獨立的、非政府的、處于第三方地位的中介服務性機構,是為了幫助政府協調社會和企業之間和諧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而產生的。第三方機構只有堅持“責任、規范、誠信、真相”的經營理念,牢固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和規范意識,并始終恪守誠信,依托扎實、全面的專業知識不斷追求事實的真相,才能實現第三方機構的社會服務功能,真正做到為政府把關,替百姓說話,讓業主明理,從而實現第三方機構的科學發展。
一、責任——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的前提
第三方機構因履行社會責任而存在。在企業“該不該”和“應承擔多少社會責任”的問題上,一般的工商界人士和經濟理論中的假設都把追求利潤最大化當作企業的首要任務和目標,而忽視了企業所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第三方機構作為企業,也是市場經濟主體的一部分,在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獲取利潤、謀求發展的同時,其前提條件是協調市場主體各方面的利益與沖突,維護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承擔了維護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責任。
第三方機構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維護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責任,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改進、完善,第三方機構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廣泛而深刻,第三方機構如何順應潮流實現持續改進和發展,最關鍵的是要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到“第三方機構是因社會責任而存在的”, “責任不僅是第三方機構的孕育之母,更是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的前提”。
觀察國內外眾多著名的企業,我們發現,這些企業能持續發展,無不與其懷有崇高的使命感,自覺履行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密切相關。管理學界最有影響的學者之一彼得·德魯克認為:任何一個組織都不是為了自身,而是為社會存在的。那么,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的責任也就越來越大[1]。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工業家和企業管理家之一的松下幸之助認為:利潤對企業來說是不可少的,也是很重要的。但它終究不是企業追求的最終目的。企業的根本目的應該是通過經營事業來謀求提高人類的共同生活,這就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從本質上講,必須承認利潤僅僅是企業完成其使命所得到的報酬。
第三方機構在履行社會責任與獲取經濟利益上并不沖突。作為一個獨立的中介服務性機構,第三方機構在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過程中,首先要堅持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企業負責的態度,以獨立的中介身份對各種經濟活動做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履行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然后再去追求自己作為企業所需要的經濟利益,其履行社會責任獲得社會認同返過來又會進一步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擴大化。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履行社會責任與獲取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僅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背離社會責任,必然會損害中介服務性機構的長遠的利益,甚至可以完全毀滅我們的事業。
著名的安達信會計事務所就是這樣的例子。安達信事務所是在差不多一個世紀以前成立的,它把成為世界上最受尊重和最可信賴的審計公司作為自己的使命,這是一家以有勇氣說“不”為傲的公司,即使那樣意味著要失去客戶,也在所不惜。正因為如此,它也從中獲取了世界各地的企業和監管機構的信任, 20世紀80年代它順理成章的進入了繁榮時期。然而從90年代開始,安達信卻發生“認知不和諧”[2]的問題,在履行審計的社會責任和追求經濟效益之間選擇了后者。最終,2002年這個曾經勇于負責任,而輝煌一時的事務所倒閉了。究其原因,就是其企業內部對經濟利益和社會責任的選擇上的分歧和矛盾[3]。由此可見,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履行社會責任與獲取經濟利益之間關系的第三方機構是注定要失敗的。
第三方機構的發展壯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而“敢負責任、負得起責任、主動負責任”的第三方機構才能實現科學發展,真正做大、做強。責任意識有多強,市場就有多大。
2005年底,四川眾望公司遷至成都時就以公司的名義購買了230 m2的寫字樓,隨著企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公司擁有產權的辦公面積已增至575.5 m2,實際辦公面積已達1100 m2,固定資產總額超過500萬。四川眾望公司的這種做法就是提供了開展中介服務履行社會責任的資信證明,正是“敢負責任、負得起責任、主動負責任”的行為體現。
肩負社會責任的四川眾望公司快速發展壯大,再次驗證了“責任是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的前提”,履行社會責任是首要的、第一位的事情。
二、規范——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的根基
第三方機構因推行規范而產生。正因為國家需要規范,社會需要規范,第三方機構才誕生并存在的,第三方機構只有負責任的規范經營,才能有效地承擔社會責任,規范——遠離責任追究。如果第三方機構不能履行社會所賦予的沉甸甸的責任來規范自己、規范各種經濟活動,談其科學發展則是“無本之源,無源之水”,甚至它能否生存都有問題。
第三方機構作為協調、規范、促進、監督各種經濟活動的調節杠桿,其主要職責就是避免不規范的各種經濟活動危害社會的和諧發展,其地位也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規范而提升。
一方面,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為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提供了最基本的秩序結構。第三方機構通過利用政府制定的規范細則來約束企業,以規范和程序為方法,以協議和文件約定為準則,合理的解決各項經濟活動中出現矛盾和問題。通過第三方機構來規范和淘汰掉那些不遵守市場規則、盲目追求經濟利益、不承擔社會責任的市場主體,就能極大地提高經濟發展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保效益。
另一方面,第三方機構要規范各項社會經濟行為,就需要自身必須規范。“規范——遠離責任,服務——立足客戶”, 第三方機構的科學發展必須堅持走自我規范、自我完善的道路,規范要深入到三方機構的企業管理和市場運行中,還要深入到機構中每個員工的行為和觀念里,落實到每一個項目合作,落實對每一個客戶的服務中。
因此,第三方機構只有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規章的要求,以規范的作業程序和管理,才能不負肩上承擔社會和政府給予的 “社會責任”,同時遠離社會不正當競爭而引起的 “法律責任”。才能實現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和諧統一,實現履行社會責任和獲取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誠信——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的基石
第三方機構因堅持誠信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經濟中,誠信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無形資產,它甚至勝過固定資產而成為市場競爭中最有份量的籌碼,其價值很難用物質來衡量。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
對于一個社會單位(如一個企業)、一項社會事業(如一個行業、一項職業)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業之本。“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動關系的道德杠桿。對于一個行業來說,誠信的基本作用是樹立良好的信譽,樹立起值得他人信賴的行業形象。它體現了社會承認一個行業在以往職業活動中的價值,從而影響到該行業在未來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無信,則不立”,對一個行業來說,同樣只有守信用、講品德,才能從根本上做好行業品牌、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很難設想,一個不講誠信、不守信用的單位或企業,在現代法治社會會有長期立足之地。一項社會事業也只有依靠誠信立業,才能順利發展。
第三方機構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三產業,其工作本質就是服務,為政府和企業或者說供需雙方中立的提供公平、科學、真實的信息或公證,誠信缺失會導致社會三方機構的客觀性、公正性受到限制,權威性受到懷疑。所以要滿懷激情地致力于促成客戶的成功,其服務的過程和結果需要建立在誠信之上。
誠信是提高第三方機構自身的競爭力、實現科學發展的保證。一般來講,企業、服務型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分為“表層的競爭力——產品層”,“深層的競爭力——制度層”,“核心的競爭力——文化層”這三個方面。而作為文化層的核心價值觀——誠信,一旦為企業、機構全體員工共同追求,機構的發展就會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經濟學家張維迎認為,一個社會經濟實體最重要的競爭力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其內部積累的互補知識,二是其信譽。第三方機構如果沒有誠信,即使其管理效率再高,服務技術再先進,服務產品再好,它也無法在市場上實現其價值。誠信是第三方機構寶貴的無形資產,從短期利益來看,第三方機構以誠信經營,才能形成產品優勢,管理和諧,從而提高競爭力。從第三方機構長期利益來說,從上到下的打造誠信[4],通過誠信經營,可以使其擁有良好的信譽,持久的品牌,忠實的顧客,穩定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四、真相——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的根本要求
第三方機構因追求真相而永遠得到社會的認可。真相,是指事物的本來面目和真實情況。對第三方機構來說,就是尊重事實、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就是敢講真話,引導政府與業主做出正確的決策,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社會和諧。履行責任、推行規范、堅持誠信就要求第三方機構要勇于追求真相,并敢于指出真相;反過來講,第三方機構要發展、要科學發展就必須將真相作為其言行的根本要求。
第三方機構作為獨立的機構,通過規范的行為、誠信的準則,用以實現自身價值和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就是“用事實說話,展現事件的真相”。 事實是什么?事實就是真相!第三方機構在面臨各方誘惑的時候,往往不能堅持真相,最終導致無法避免的嚴重后果。
真相,不僅是第三方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責任心的體現,也是技術實力的體現。展現真相不僅需要有一如既往的恪守誠信,直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勇氣,更要有洞悉問題的技術實力。真相不是表面現象,它需要我們能從表及里、從問題到原因、從直接原因到根本原因的觀察、發現和分析??闯稣嫦唷⒄f出真相才能更快更好的給解決問題方提供客觀、實際價值的信息,幫助問題得到解決。
2002年4月24日,中國國家環??偩中紝χ袊蛇_化學工程公司因報告書出現質量問題而進行嚴肅處理,限期6個月整改,在整改期間,不得承擔環境影響評估工作。
中國成達化學工程公司于1995年6月編制了四川豐都氮肥廠因三峽工程建設而搬遷的年產4000噸氰化鈉技術改造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該項目當時并未獲得生產批準,但中國成達化學工程公司不僅對違法項目進行了環境評價,而且沒有考慮到這個項目新址距離三峽水庫直線距離不足20m的實際情況,對選址十分不當的項目做出了可以建設的錯誤結論。
國家環??偩衷谔幚硗▓笾姓f,這個機構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在項目選址的合理性等關鍵問題上結論錯誤,提供了錯誤的技術信息,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社會影響。同時,國家環保總局表示,環境影響報告書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和行政決策的重要技術依據,各個環境評價機構應該建立完善的質量審核和質量保證管理體系,嚴格執行評價工作,保證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質量。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看以看到部分第三方機構無視事實真相,隨意捏造掩蓋真相,從中謀取個人利益,最終受到制裁的結局。尊重事實真相是自律的一種原則,尊重事實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道理很淺顯,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可能會有來自各方的壓力試圖掩蓋或扭曲事實真相。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尊重事實、追求真相才能使企業,使第三方機構立于不敗之地。作為第三方機構,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身眼前利益,最多的是要考慮到客戶利益。只有給客戶指出事實真相,才可能正確指導其進一步的行動,避免其經濟損失。也只有保障了客戶利益,才能為自己保住市場并進一步拓展市場。
綜上所述,“責任、規范、誠信、真相”的理念是第三方機構立足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源泉,是第三方機構企業文化之精髓,是第三方機構科學發展的原動力。第三方機構要科學發展必須將履行責任作為前提、推行規范作為根基、堅持誠信作為基石、追求真相作為根本要求。只有這樣,獨立承擔責任的第三方機構才能在規范自身的基礎上,秉承誠信的準則,為社會的規范提供真相,滿懷激情地致力于促成客戶的成功,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世界努力!
參考文獻:
[1]彼得·德魯克. 管理使命、責任、實務(責任篇)[M]. 2006年6月第一版.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97~98.
[2]馬歇爾·古德史密斯,馬克·萊特爾. 魔鬼管理學[M]. 2008年5月第一版. 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2008:31~32.
[3] 杰克·韋爾奇,蘇茜·韋爾奇. 贏[M]. 2005年5月第一版.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11~12.
[4]杰克·韋爾奇,蘇茜·韋爾奇. 贏的答案[M]. 2007年7月第一版.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49~50.